2007/12/28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第八章:我们的生活:《亚答籽》、《咖啡乌》、《五脚基》



老实说,在有所谓本地戏剧、本土电视剧之前,许多电视观众普遍都是看港剧的。后来电视台成立戏剧处,邀请了许多香港的电视专才前来,让人不禁觉得本地制作的电视剧还是带有港剧的味道。但秉持着制作属于“我们的戏剧;我们的生活”的电视剧,大量能够反映我们新加坡本土生活,具有本土风味的电视剧问世了!


1979年,新加坡政府推行“讲华语运动”,方言从此在这片土地上丧失了原有的地位,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但是大家其实都知道,方言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根。今天要介绍的三部“非常新加坡”的本地电视剧,除了都是放映很“本土”的生活,连剧名都很“草根”。外地朋友未必能看得懂,因为它们其实都是方言或马来语译词,属于新加坡道道地地特有的词汇。



《亚答籽》其实是一种热带地区生长的植物(亚答树/atap palm)的种子。老一辈当年在“甘榜”生活过的,可能有住过用亚答树树叶作屋顶的“亚答屋”。年轻的朋友也至少应该有吃过甜品“红豆冰”里一定有的“亚答籽”。《亚答籽》这个剧名,代表的其实就是在德光岛上,土生土长,粗实健壮的青年。黄文永饰演的温朝强和林明哲饰演的陈顺昌都像亚答籽一般有一颗晶莹纯白的心,一层牢固的棕褐色外壳,能不屈不挠,抵挡那烈日的暴晒、暴风和骤雨,在炽热的土地上,长得更坚强和更昌盛!


《亚》全长26集,于1985年6月13日启播,描写的是德光岛的变迁,以及岛民迁居新加坡本岛后,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及节奏;德光岛上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在新加坡本岛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故事。此剧的一大特色,就是拉队到德光岛进行实地拍摄,将当时即将发展成为军事基地的美丽小道的迷人倩影给留了下来。所以笔者现在可以告诉你:“这样的戏再也拍不出了!”,里头都是历史的见证啊!

先向主要的功臣们致敬:
策划、故事:江龙
监制:蔡萱
编审:赵志坚、王启基
编剧:苏春兴、朱其瑞、金得、李承璋、陈韵红、张子莹、李佳
编导:黄卓雄、胡鹤译、冯柏源、刘天富、李健武、曾皓文、廖明利、王尤红、胡益发、何发明



主要演员:黄文永、黄佩如、林明哲、陈碧凤、陈秀环、唐炎灿、曾耀峰、黄彩云、黎惠燕、陈国华、陈忠华、梁丽芬、刘秋莲、白言、唐琥、云昌凑、蔡平开、张锦华、王秀云、陈濛。



喜欢本地电视剧的朋友们,对男女主角们都应该不会陌生。其中在剧中担任烹饪学校老师,与黎惠燕后来在剧中结缘的唐炎灿,其实是当时新广的武术指导。他在来新加坡之前是在香港电影界当龙虎武师的。有看过一代武侠大导演张彻电影的朋友,或许对他不会太陌生。阳刚味十足的他在此剧中却是演绎一个可爱的喜剧人物,演技可不赖喔!


除了唐大侠的突出表现外,《亚》剧红的就是现在已经退居幕后当导演的林明哲了啦。他当时那种土里土气,傻里傻气的形象,不知道虏获了多少少女的心。这又和另外一位男主角黄文永走的路线完全不同。“一代小生”的地位从此定下。


另外,还是要提一提主题歌和插曲。由此可见,当年的电视剧主题曲不是开玩笑的喔。许多都是经典佳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亚答籽》和插曲《岛的儿子》都是由该剧编审王启基作词,著名音乐人林智强作曲,并由蔡振雄和翁素英合唱。蔡振雄是谁?等一下喝咖啡乌时再告诉你。至于翁素英,上一章的《人在旅途》的主题歌和插曲也就是她原唱的。另一部1986年制作的《红绿灯》的四首歌曲也是这位女歌手的经典好歌。话说回来,一听到两人合唱《岛的儿子》,一幅夕阳西下,一对男女,弹着吉他,海浪椰影的德光岛风景画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此美丽的回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XpPaAZ3DF0&NR=1















好,现在是喝一喝《咖啡乌》的时间了。说《咖啡乌》是本地电视剧的经典,相信应该不会有什么人极力反对吧。它不但是本地第一部破百万收视率的电视剧,对笔者来说,它也象征了本地戏剧从萌芽期阶段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这部于1985年12月16日推出的30集爆笑喜剧,可说是可划时代的经典佳作。

策划/故事:赵志坚

监制:蔡萱
编审:王启基、赵志坚
编剧:苏春兴、谢继宗、叶赫、梁志华、陈韵红
编导:李国立、李健武、曾皓文、张沛忠、胡鹤译、查为平、林雪兰、马玉辉、陈维冰、廖明利、马家骏

主要演员:钱治钢、柯莎菲、黎惠燕、向云、黄丽芬、戴鹏、洪培兴、林明哲、郑振星、蔡笃翠、云昌凑、廖丽丽、洪慧芳、陈娟娟、邬伟强、宋丽华、夏川、黄奕良、潘恩、蔡平开、朱玉叶、周全喜、严丙量、蔡振雄

《咖啡乌》的成功,就是成功在够草根,够深入民心。它讲的是普罗大众的故事,搬演的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如此贴近你我的心房,多么亲切、那么熟悉,共鸣由此而生。咖啡店,一个新加坡人熟悉不过的地方;咖啡乌,你我同样熟悉的饮料。

其实只要单看此剧的前几集,我觉得道地的新加坡人都会被它吸引住。政府组屋楼下的治丧处,正冲到也在组屋落下宴客的婚礼,红白事相撞,撞出了黑色幽默,也撞出了绝佳的故事情节。政府组屋原本就是“很新加坡”。会在组屋底层设立治丧处,也是“非常新加坡”。当时在组屋楼下结婚摆酒宴客,同样是“绝对新加坡”。居住在政府组屋区的新加坡人,看到上述情节,怎么能不起共鸣呢?

另外,丧礼举殡也很道地的一个景象。“新加坡式”的出殡,有“新加坡式”的味道。“红毛锣鼓”、“大头娃娃”、“寿板花车”、“大雨伞”等,都是体现出了新加坡丧礼出殡时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钱治钢饰演的洪金土大闹出殡日,拍案叫绝的场面更是堪称经典。获得了本地著名的殡葬业者李潮兴寿板店当时的鼎力支持,将许多人都有些忌讳的白事场面用轻松惹笑的手法包装,《咖啡乌》真真实实地将大家时常会看到的场面“开开心心”的搬进了四方小盒子。

其实,说《咖啡乌》很道地,非常新加坡,我相信是绝对不足为过的。除了上述情节之外,第一集戏一开场,洪培兴大唱潮州戏曲、新加坡的传统湿巴刹(菜市场)、取缔非法小贩的政府人员“地牛”、肉骨茶、猪杂汤、炸香蕉。。。绘出的就是新加坡小市民的生活。

故事情节讲得太多,但还是要花些笔墨来提一提演员们。钱治钢在剧中的演技如何,相信不用多说。演技派就是演技派。今天的“一代阿姐”向云当年在剧中演绎的可是十七八岁的学生妹。与她配搭成“四美”的柯莎菲、黎惠燕和黄丽芬都也已经先后离开电视圈。大家也就是只能通过这些当年的佳作来回味他们的风采。透过向云在剧中后来当演员的情节,我们也难得有机会借此看到但是电视剧演员的工作情况。

在此剧中扮演咖啡仔阿突的蔡振雄,其实就是之前提过《亚答籽》主题歌和插曲的男演唱者。他除了歌唱得好,戏也演得棒。他所饰演的阿突傻头傻脑,常摆乌龙,穿梭于大小人物之间,十足开心果。



另外我们在剧中也可以欣赏到一群老甘草的精湛演出。云昌凑、周全喜、戴鹏、邬伟强、蔡平开、宋丽华等都将各自的角色演绎得很好。云昌凑在剧中还有颇重的戏份,尤其是与廖丽丽共谱黄昏恋的情节至今还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二姑蔡平开在此剧中的“六婶”是后来《芝麻绿豆》中“经典二姑”的“前身”。此剧的鬼才编剧苏春兴后来便也就是《芝麻绿豆》的编剧。蔡平开所演绎的这种新加坡典型“八卦+怕输”的中年妇女的形象,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说到这位鬼才编剧,他在此剧的首几集也有客串演出。为“红白大战”担任摄像员的那个角色,就是由苏春兴扮演的。另外一位在幕前露脸客串的则是编导胡鹤译。这位来自香港的Michael,一脸大胡子,客串的是第一集林金池的德士乘客。就是他遗漏在德士上的那笔钱财令林金池之后兴奋过度,暴毙身亡的。



至于《咖啡乌》的主题曲《情感联络站》,相信不需要在花笔墨来介绍了。巫启贤唱出的"Kopi O, Kopi O"堪称经典。插曲《遗忘过去》也是另一首很有意义的创作。想要回味这杯咖啡乌的朋友,就请点击下列网址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rnqtZpU9A&feature=related




本章的最后,我们走回到背景从1959年到1983年的怀旧经典佳作《五脚基》。老一辈的新加坡人,一定知道什么是五脚基。五脚基,是早期殖民时期政府规定在店屋和连栋式排屋一楼前正面保留的行人走道空间,廊宽均为五英尺,英殖民政府称之“Five Foot Way"。后来马来文就将其翻译成“Kaki Lima",然后再由当时住在海峡殖民地的闽南人取其音转化成敏南音“Goh KaKi”。“五脚基”的叫法便从此而来。

《五脚基》于1987年3月16日首播。幕后功臣与台前演员包括:


策划:梁天
故事:谢明(谢继宗)


编审:姜宁
编剧:张薇娜、张子莹、康玉兰、卢智明、麦石麟
编导:胡艺发、黄光荣、王尤红、邓志杰、黎致明、张沛忠


演员:王玉青、黄文永、黄佩如、叶素梅、梁田、李茵珠、王松莘、金举拱、邬伟强、廖丽丽、胡淑芬、陈燕燕、钟树荣、唐琥、王秀云、杨艳清、白言、张锦华、何其糖、汤文涛、蔡笃翠、傅水玉、陈天祥、黄世南、梁宝柱、叶世品、周全喜、陈美光。

先谈谈幕后英雄吧。要提一提的是策划人梁天。梁天是谁呢?老一辈的观众可能就会认识。早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梁天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演员了。拥有粤剧底子的他当年还演过经典漫画人物老夫子呢!七十年代他加入无线电视台,也曾和本地喜剧泰斗,同样也扮演过老夫子的王沙在1976年一同领衔主演过邵氏的《扭计三星》(他在片中扮演陈梦吉)。八十年代中他才加盟新广,担任戏剧处的制作经理。他后来也有在环境剧《一屋两妻三层楼》演出,近几年则有在2005年时来新客串演出《舞出彩虹》。




好,让我们看一看幕前的演员吧。不得了。我可以说老甘草都聚集在这里。白言、梁田、唐琥、梁宝柱、陈美光、张锦华、王秀云、李茵珠、陈天祥、邬伟强、周全喜等等,看这些老前辈们就值回票价了! 白言叔、梁田叔和梁宝柱叔更在剧中可以说是贯穿全剧,从五十年代在信源街五脚基生活到八十年代目睹信源街五脚基的人去楼空,即将拆除,心中的缅怀和不舍,多么感人。要拆掉的不是破旧的五脚基,而是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老甘草演员的演技我其实根本我不需要在这里多花笔墨。美光姐的香烟婆(在五脚基卖香烟、“十二支”和“地甘”)形象我至今还念念不忘。通过这些演员的演绎,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风景画就绘了出来。“十二支”、“地甘”、木屐、鞭炮爆竹、写信佬、搭棚酬神戏、黄色小报:六七十年代的新加坡。加上剧组特地搭建的街景,真的令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而其实这群老演员就是生长在那个时代。要他们演绎,当然合适啦。据知他们也为剧组提供了许多相当宝贵的意见。一部群策群力的群戏就这样诞生了。





许多能在剧中见到的一景一物现在也都是宝贵的历史,永远的回忆了。例如放鞭炮,年轻人应该没有亲手点燃爆竹的机会吧。戏中搭棚演出酬神戏的情景也相信已经是现在年轻一辈无法想象的。剧中王玉青和叶素梅还粉墨登场演出潮剧。而当时负责教导和借出戏台的新荣和兴潮剧团也已经解散了。嗨,时代的洪流,又有谁能抵抗呢?





这部戏不但反映了新加坡早期的生活面貌,也弘扬了先辈们的传统精神。观众更可以从中,去思考现代人的人际关系。主题曲《我的生活在这里》也是那一代人的回忆,意义深远。作词人为此剧编剧之一的张薇娜,作曲人则是编审姜宁。姜宁也为插曲《童谣》作词,曲则交由翁清溪负责。那个时候作小孩子的,有谁不会唱:“我的家在陋巷,陋巷是个好地方。。。”





哇,都是回忆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K4Q168IbEk&feature=related






2007/12/16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特别号外:煮酒论英雄
--评《红星大奖2007之戏剧情牵二十五》颁奖典礼

《红星大奖2007之戏剧情牵二十五》颁奖典礼过去已经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以来,许多媒体都为当晚的温馨感人场面作了各式各样的报道和讨论。笔者也在当晚白言叔和美光姐上台致辞时泪流满面。
过后许多朋友都不约而同来问我为什么我没在这里讲讲当晚的颁奖典礼的一些看法。“怎么说你也打着‘《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的标题啊!”、“你真的一点意见也没有吗?”、“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啦!”。。。
好,大家如果不嫌我啰嗦,我就在这里“煮酒论英雄”!

先为大家总结一下当晚出场的艺人:

1。 新传媒七公主:姚懿珊、芮恩、谢宛谕、陈凤玲、欧萱、白薇秀、刘芷绚
2。 两千年代帅哥:鹤天赐、陈泓宇、黄俊雄、许立桦
3。 电视生力军:曾咏霖、杨佳盈、王爱玲、郭惠雯、杜慧娉
4。 电视生力军:伍洛毅、王彦理、江承熹、李健讯、黄业伦
5。 双栖艺人:莫小玲、潘竖卿、林明伦、黄慧
6。 双栖艺人:庄米雪、赖怡伶、徐琦、王建复
7。 双栖艺人:张为、彭耀顺、锺琴、葛米星、苏智诚
8。 红苹果派:王禄江、谢韵仪
9。 演技大家族:杨光、王昌黎、吴开深、成建辉、蓝钦喜、陈翔
10。演技大家族:胡菽芬、胡菽贤、杨莉娜、杨莉冰
11。演技大家族:汤妙玲、洪慧芳、郑各平、林梅娇、何咏芳
12。演技大家族:陈天文、黄世南、潘玲玲、刘谦益、张汶祥
13。演技大家族:陈志财、黄碧仁、曹国辉、许美珍
14。性格男人帮:金举拱、黄炯耀、叶世品、严丙量、黄家强
15。性格男人帮:陈传之、郑斌辉、陈泰鸣、姚文龙
16。资深绿叶组:林丽云、傅水玉、叶素梅、钟丽卿、黄淑韵
17。资深绿叶组:王秀云、蔡平开、梁田、云昌凑、唐琥
18。才华之星:黄友祥、许德才、宏荣、沈炜峻、秦景峰
19。才华之星:刘琦、陈丽贞、洪昭容、薛素珊、何秀卿
20。才华之星:黄素芳、陈毓云、郭淑贤、林晓佩
21。才华之星:陈秀丽、林湘萍、郭妃丽、洪乙心
22。才华之星:陈汉玮、郑秀珍、李锦梅、李铭顺
23。一代小生:洪国锐、王玉青、朱厚任、林明哲、沈金兴
24。超级红星:周初明、陈澍承、黄文永
25。超级红星:向云、范文芳、李茵珠、郑惠玉、陈莉萍

接着让我来“开骂”:

1。邀请前艺人出席颁奖礼,却只安排他们在出场时露露面,没有个别特别介绍,连名字字幕都懒得打。
2。资深艺人张为打从黑白电视的《声宝之夜》和单元戏剧就为新加坡的电视圈出力,但出场时却安排在和年轻一辈同批。
3。就算我记忆力怎么衰退,也都还记得叶素梅是当年的花旦人马,都是以女主角的身份出现。怎么突然间便成了“资深绿叶”? 成建辉难道不算是“一代小生”吗?
4。从《雾锁南洋》到《金枕头》之间的十多年之间,没有一部作品有所谓的“经典场面”吗?为什么戏剧25年的经典和光辉,都是落在后半叶呢?难道大家的记忆功力都是“有限公司”?
5。“经典人物”的得奖条件是不是饰演者必须还是现今的新传媒艺人呢?不然的话,“二姑”蔡平开是不是应该上台领奖呢?
6。为什么“恶人”可以有“十大”,“经典人物”却只有“五大”呢?陈秀环的“依蒂”、陈国华的“阿拔”、王昌黎的“阿宝”、蓝钦喜的“MC KING”,金举拱的“紫罗刹”,不是经典吗?
7。“十大恶人”都出自“近代史”中的人物。八十年代出产的电视剧中都是清一色的好人吗?古装时代里难道也没有恶人吗?分猪肉给自己人也不要分到这么明显嘛。
8。整个颁奖典礼的时间既然有限,何必在这几个“近代史”的恶人身上浪费时间呢?要不然后来上台的白言叔叔可能还有时间多讲两句话。
9。“二十多年前就入行”的谢韵仪也实在让我捏了一把冷汗。为本地25周年戏剧史掀开序幕的大功臣,郑东发竟“添水”变成郑东海;冯仲汉“失水”变成马仲汉。真的是“冯京当马凉了”!
10。观众投选的“金童玉女”,之前好像没有说明是“划时代”的。怎么突然变成有“时代”之分的?投选成绩可以这样“乱乱来”的啊?你当我们这些“选民”是什么!
11。选出来的“金童玉女”最后还全部都是“全职国民服役人员”,“退役军人”和“战备军人”是不是不够资格?王玉青和陈碧凤难道不够资格问鼎80年代的“金童玉女”吗?
12。《触摸》作为主题曲的地位竟然还比《咖啡乌》、《落幕后的心情》、《人在旅途》、《城里的月光》、《关怀方式》等还高,到底选民的合格年龄是不是要在21岁以下?
13。《早安老师》主题曲得奖,除了叫一群年轻有为的Superstar 来演绎之外,你有没有想到歌曲的作词人姜宁先生就坐在台下呢?提也总该提一下吧!
14。《红头巾》主题曲在获奖后由杨佳盈重新演绎,顿时间在镜头上看到好几位女艺人都不禁落泪。希望她们是因为想起往事感动流泪,而不是因为她们听不惯“非陈淑桦”版本的演唱。
15。找了梁立人先生和郑东发先生来作为颁奖嘉宾,怎么我连一句话都没听到他们讲呢?颁奖嘉宾不是应该也可以讲讲几句的吗?
16。陈澍承大哥难得可以上台领奖致辞,你们竟然一直“圈”他。之前又让那些“恶人”放肆地在台上论“强奸、迷奸、鸡奸”。嗨呀。
17。请白言叔和美光姐上台致辞前,也应该安排播映一些他们当年的演出片段嘛。90年代之后的许多观众,据说很多都看到“蒙差差”(搞不清楚状况)。
18。美光姐才讲了几句潮州方言,为什么就要打断她的话?巫启贤不是说了吗:“《咖啡乌》不能用方言唱,我就不唱”!真正从心里泌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最可贵的东西啊!
19。还好沈金兴够“价值”,博得了一些“镜头”。其他的前艺人好像真的纯粹来观礼,一点露面和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反而出镜率较高的还是目前仍然活跃的艺人们。
20。安排一个场外主持搞什么盖手印,不如安排她访问访问这些身为特别嘉宾前艺人。观众当晚要看的是他们!
21。庆祝本地戏剧25周年,怎么只把眼光放在幕前呢?幕后的精英多数被安排在“二楼雅座”,也没有好好介绍介绍。好像资深电视人蔡萱先生,八频道红星大奖的网站还特别注明他将出席盛会,但当晚却没人理睬他。郑惠玉在替BOBO感谢蔡老时,镜头都不给他老人家一个!什么意思嘛!
22。幕后老功臣、语音导师毛威老师坐着轮椅莅临现场观礼。凭良心讲,他老人家的地位跟白言叔叔是不相上下的。大会司仪没有正式的介绍他,而是等到常青树们致谢时才知道他老人家原来也在现场。他与太太王玫对本地戏剧的贡献何止是能用“举足轻重”来形容。因此这样的安排也真是实在说不过去。
23。颁发“五大最受欢迎电视剧”时,“当政”的头头好像有一点儿有失身份。给人的感觉好像她在抢着领奖,争着发言似的,也不给剧组中其他成员一点机会,好叫后面的人安静别吵。在颁奖台上还这样“霸”,何必呢?
24。为什么接下来的“红星大奖2007 ”可以在U频道安排“庆功宴”直播,而这场颁奖典礼就不可以也搞个类似的节目呢?那至少我们可以看看这群“老同学的聚会”嘛。
25。还是有很多大家想见见的艺人,当晚都不约而同地“缺席”了。。。


我渴望当天会出现,但却“缺席”的艺人有:(排名不分先后)

[女艺人]

1。 曾慧芬 :绝对演技派,绝对怀念。忘不了她在红头巾、亲心唤我心中的精湛的演技。
2。 陈碧凤 :青春123、边缘少年,永远的玉女。
3。 朱乐玲 :迷离夜中的小蝶,谁会忘记。
4。 陈秀环 :飞越银河中依蒂的“V”形手势--这就是经典!
5。 黄佩如 :决心要做她雾锁南洋中所属之男人背后的女人。
6。 郑宛玲 :金兰结姑娘还是欲望阿嫂,大家都喜欢。
7。 杨艳清 :想念她在戏班和歌台中的美妙歌声。
8。 黎惠燕 :咖啡乌中她的猪杂汤,大家都念念不忘。她让我知道空姐是美的咯!
9。 黄毓玲 :调色板中她夺去了李阿哥的荧幕初吻。
10。刘秋莲 :同样想念她在戏班和歌台中的美妙歌声。
11。林里嫔 :当年的青春玉女,今天的富豪太太。
12。王丽萍 :当年也是青春玉女,今天则是影帝太太。
13。李月仪 :来自沙巴的季军,短暂但美丽的回忆。
14。陈慧慧 :怀才不遇,用在她身上最贴切。
15。王裕香 :当年的绯闻女王,如今却毫无音讯?
16。何洁 :我们的第一位签约艺人,怎么会不想念?
17。方辉 :江处长为什么没有带您一起来?
18。陈濛 :另外一位久违了的前辈艺人,黑白电视剧史由她而始。
19。丁岚 :李连杰离开少林寺还有拍片,她离开电视台后就好久不见了。
20。朱秀凤 :同样绝对演技派,同样绝对想念。
21。曾思佩 :金兰结中的恶婆婆,竟然不属于“恶人”行列
22。金银姬 :奇怪,为什么您没来?政治因素?
23。柯莎菲 :哦,她是我们第一位外地签约艺人,也是久违了。
24。张锦华 :慈祥、和蔼可亲等形容词就是用来形容这位甘草前辈的。
25。杨宝玮 :嗨,只有在台湾的电视剧中才能看到你了。

[男艺人]

1。洪约翰 :他是本地戏剧史上的传奇。戏剧生命虽短,但光辉无限!
2。吴瑰岸 :他也是传奇。不认识?--吴岱融,认识了吗?想起了吗?
3。张水发 :当年来自大马的一代小生。
4。谢韶光 :现在移居大马的一代小生。
5。段伟明 :小人物的经典,大家是否都忽略了呢?
6。李天赐 :妙男正传中的怕死先生,好怀念喔。
7。沈晖濠 :妙男正传中的好好先生,好想念哟。
8。陈天送 :亦正亦邪演技派。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9。李文海 :小生到老生,也是一棵常青树。
10。洪培兴:五成功力足以体现他的演技!
11。钱治钢:绝对绝对演技派。25年史由他开始。
12。戴鹏 : 经典台词:“给我一点吃的吧!”
13。邬伟强:资深甘草,从儿童剧社到电视台。
14。潘恩 :永远的有钱人。
15。周全喜 :永远的光头佬。
16。曹健平 :永远的年轻小伙子。
17。梁宝柱 :阿公肉骨茶,另一位令人怀念的资深老前辈。
18。陈国华 :最佳男配角:芝麻绿豆的阿峇
19。陈忠华 :最佳经典男配角:天涯同命鸟的山瑞
20。何其糖 :吊儿郎当,就是他的经典形象
21。吴仕章 :娘里娘气,就是他的经典形象
22。曾耀锋 :红头巾里陈二牛怎么着都是“恶人”嘛。
23。夏川 :他的演技,毋庸置疑。
24。杨越 :不起眼的经典绿叶也能够令人深深怀念。
25。飞龙五将:王沺裁、秦伟、萧一鸣、郑文泉、杨信权。

2007/12/11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第七章:打入大中国:《人在旅途》、《天涯同命鸟》、《调色板》


几年前大吹“哈日风”, 日剧获得了亚洲广大观众的欢迎,《东京仙履奇缘》、《东京爱情故事》、《一公升眼泪》、《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魔女的条件》等日剧不知吸引了多少“哈日迷”追看。近几年来,“韩流”来袭,《蓝色生死恋》、《情定大饭店》、《冬季恋歌》、《大长今》、《浪漫满屋》等韩剧更来势汹汹,对亚洲地区的观众带来了另一种全新的戏剧理念。但是你知不知道,80年代中至90年代,新加坡的电视连续剧在亚洲市场可是数一数二的。韩国那时最爱购买本地的古装剧配成韩语在韩国播出。而中国大陆的庞大市场更不乏许许多多的本地电视剧的支持者。本章就让笔者和大家一起回味其中三部打入中国市场的最成功的本地剧。说起这三部电视剧,相信许多中国朋友都会印象深刻,甚至念念不忘呢!不信?就让笔者一一道来!



《人在旅途》是一部30集的华语电视连续剧,于1985年7月29日首播,演职员名单如下:

幕后制作组
故事、策划:梁立人
监制:陈宇超
剧本咨询:郑亚本
统筹主任:谢希伦
编审:苏殷
编剧:叶赫、姜宁、梁志华、甘惠宝、黄金花、谢继宗
编导:胡鹤译、李国立、陈志成、查为平、马玉辉、雷家培、冯柏源、关伟文

幕前演员:
向 云、吴瑰岸、陈澍承、曾慧芬、何 洁、李健汉、钱治钢、陈莉萍、洪慧芳、陈娟娟、杨莉娜、杨莉冰、陈安娜、潘 恩、张雅峰、邬伟强、杨竣贺、戴 鹏、周全喜、吴一山、云昌凑、吴仕章、洪培兴、何其糖、顾荣芳、彭建强、张锦华、蔡平开、李 秾、王秀云、黄玉芳、王显明、严丙量、Iain Brown.



《人》是笔者特别喜爱的一部电视剧。从主题曲到故事情节到演员的演绎都是非常棒的!《人》的故事主要围绕在“苔梨园”这间老字号的大酒店,讲述酒店里头的明争暗斗、员工之间的种种关系与冲突、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段的儿女情长。所以可以说,早在22年前,我们已经有了所谓的《情定大饭店》。


这部戏是陈莉萍的处女作。她当时还未正式与新广签约,就接拍了《人》一剧。她在剧中饰演富商何宏生(潘恩饰)的女儿何晓恬。剧中她以那漂亮清纯的形象虏获了观众的心。她将剧中富家女叛逆任性的性格和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演绎得恰到好处。至今,莉萍在受访谈到这个角色时,都不忘提起剧中和她一起演出对手戏的陈澍承和曾慧芬。她表示当时两人给予她这位新人的教导是令她终身受益的。



谈到澍承和慧芬,两人在剧中的演技可说是入木三分,丝丝入扣。单看他们俩的戏就值回票价了!当然以年轻偶像路线来看,比较受欢迎的搭配,其实还是向云和吴瑰岸这一对。剧中人杜嘉南和叶倩云到最终没有大团圆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至今您到中国一些网站或聊天室去看,还有许多网友在为两人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还感到愤愤不平!也由此可见,此剧在当时的中国大陆造成了何许的轰动!不相信就自己去网上搜索搜索,包您能找到相关资讯。



剧中另外一对情侣搭配,便是由李健汉和何洁分别饰演的江天文和朱明明。可能较年轻的本地观众对李健汉和何洁不太有印象。健汉其实近年来还有在电视剧中客串演出。好像长篇剧《喜临门》中,他就客串了那个后来要娶向云,结果还对她拳打脚踢的那个坏男人。至于何洁,她可是新广的第一位签约艺人。她淡出演艺圈多年,目前人在中国。



此剧除了爱情线之外,吸引观众的另一大卖点,就是酒店内部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了!一群甘草资深艺人,把酒店中形形色色的各种嘴脸演绎得令人拍案叫绝。邬伟强、周全喜、杨竣贺、云昌凑、戴鹏、吴一山,加上钱治钢和潘恩。哇~!这群性格男艺人围起来的一出戏,单看阵容就知道不得了啰!



尤其是钱治钢,他在这部戏中的表现真的是超赞!他饰演的是“苔梨园”的创办人兼总经理朱承。剧中他如何面对解决酒店遇到的困难,如何阻止何宏生的收购,到最后如何被自己的女婿陷害,落得晚景凄凉,一无所有,最后死在街头。钱治钢真的将朱承戏剧性的人生演绎得令人不禁会为这位老人家掉泪。尤其是对比开始时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凄惨晚景,连女佣都欺负他的情景,真的不禁令人叹虚。如果当年有“红星大奖”,我一定将最佳演技奖颁给钱治钢!

另外要提一提的就是此剧除了上述演员表中的演员之外,也有一些大家熟悉的人物参与客串演出。此剧的编剧之一的姜宁,就客串演出一位向云的追求者,戏份还不少。著名的搞笑双宝梁智强和林益民也有客串演出。林益民客串饰演酒店厨师的可爱老爸,梁智强则客串演出在歌剧院表演的歌星,模仿当年红极一时的青蛙王子高凌风。



最后不可不提的是此剧的主题曲和插曲。主题曲与剧集同名,插曲为《再重头奋斗》。主题曲由故事策划梁立人作词作曲,插曲则也由梁生作词,伍国杰作曲。主唱为翁素英。主题曲曲调不俗,歌词含义颇深,快有快的节奏美,慢又有慢的委婉。这首歌当年也在中国内地爆红。点击下列的视频听听这绝世佳作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CRiPYuVp-g&feature=related





走完《人在旅途》,让我们一同看看在1986年8月25日启播的《天涯同命鸟》。《天》是新广当时首部长达40集的大制作,人物繁多,所涉及的事项与支线发展也较为丰富。此剧由戏剧处处长江龙幕后策划,并与故事人赵志坚联合提供故事,而赵志坚同时担任编审工作。监制则由当时刚获擢升的刘天富担任。



演员方面,这部“男人戏”集合了电视台当时的几位“阿哥”,包括了领衔的“双黄”黄文永和黄奕;以及王玉青、陈澍承;连同钟树荣、陈忠华、严丙量、蔡何来、林金池;加上资深艺人梁田、杨竣贺、邬伟强、唐琥、云昌凑、戴鹏、梁宝柱等。女艺人方面,则有向云、叶素梅、冯绍楣、林梅娇、陈莉萍、李茵珠、杨艳清、蔡笃翠等。此外戏剧导师梁乃干、武术指导唐炎灿和黄庆奇等也参与客串演出。



《天》这部戏发生在二战后四、五十年代的新加坡。故事主要围绕在黄文永、黄奕良和王玉青这三个性格各异,身世背景迥然不同的男性而发展,描述他们坎坷的一生及命运的愚弄,从而带出他们的朋友,涉及的党派斗争。



陈澍承在剧中则扮演了大反派的角色,同时也“升级”到成为向云在戏中的父亲之角色。而向云则还是在戏中搭配老搭档黄文永。黄奕良则与林梅娇在此剧接下戏缘,种下了爱的种子,后来更在戏外正式结为夫妻。只可惜这段婚姻并不长久,后来终究以离婚收场。两人在此剧中的角色后来也无法团员在一起,现实生活与戏剧世界原来是那么接近的。



这部电视剧在中国所引起的回响是非常非常轰动的。此剧在大陆播映时,可说是万人空巷,在坊间掀起了一阵波澜。此后也奠定了新加坡电视剧外销到中国的基础,使到中国大陆开始大量引进本地电视剧。当时陈莉萍在剧中的爆炸“源美头”更在上海风靡一时呢。(陈莉萍剧中人物的名字叫“苏源美”,“源美头”由此得名。)



另外一个让中国观众至今还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剧中角色就是由陈忠华饰演的“山瑞”。“山瑞”是一个弱智、低能的白痴,在戏中是李茵珠饰演的妓院鸨母高春娘的亲子、戴鹏饰演的鸿伯的养子。陈忠华将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入味,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他精湛自然的演技令中国的观众朋友流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尽管在剧中只是一个小角色,但却在大家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得民心回忆。到今天,喜爱本地电视剧的中国朋友们都还会记得“新加坡有个山瑞”这句当时流行一时的一句话。



当然,最后也要提一提《天》一剧的主题曲和插曲。主题曲与该剧同名,插曲名为《伤心的缘份》。这两首歌曲都是由李思菘作曲、王因作词,并邀请到本地一代低音歌后潘秀琼主唱。这是当时身为新广歌唱艺人指导老师的潘姐第一次主唱电视剧歌曲。主题歌的歌词非常有意义,并且带出了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配上潘姐独特的唱腔,颇有四、五十年代曲风的感觉。想听听潘姐美妙的歌声及重温《天》的经典画面的话,不妨点击下列视频吧!在观赏此剧的片头时,不妨注意歌词和画面的相配合情况,从中可见此主题曲是多么贴近其主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WVqAC2PVPE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另一部在中国市场非常受落的本地电视剧《调色板》。这部被视为李南星奠定其帅哥偶像地位的经典之作剧长20集,于1987年4月27日启播。这部时装青春浪漫剧由江龙幕后策划,并和故事人苏殷联合提供故事。编审为洪荣狄,编剧则包括甘惠宝、梁志华、陈韵红、符丽媚、黎俊杰、许声亮及郑丽珠。编导则有李健武、陈建仪、陈丽霞、廖明利、张庆良、卢燕金和查为平。全剧监制的工作则由资深电视人蔡萱担任。



演员方面则包括了:李南星、黄奕良、黄毓玲、曾慧芬、林秀明等当时的青春偶像。其他参与的演员还有:叶世品、戴鹏、曾思佩、杨竣贺、陈濛、陈忠华、王松莘、刘谦益、梁巧珍、洪培兴、朱玉叶、顾荣芳、王昌黎、方辉、潘恩、郑振星、何其糖、谢金石等。



《调》剧的内容以两个南洋美专(现南洋艺术学院前身)的学生(李南星和黄奕良饰演)为经,环绕在他们之间的友情、家庭生活、爱情观和工作际遇为纬。总之,《调》写的就是一个“情”字:男女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家人之间的亲情。



五位青春洋溢的主角中,李南星和黄奕良是目前还在活跃于电视圈的艺人。李南星成了“红星大奖”‘最佳男主角’的常客,而黄奕良则坐镇‘最佳男配角’。当年为主持界“一姐”地位的黄毓玲相信大家都应该还有印象吧。当年她与张永权的主持配搭是各大型节目中常见的。演技派的曾慧芬更不用说了。离开电视圈多年,但许许多多新加坡的观众朋友似乎都没有把她忘记。至于林秀明嘛,恐怕大家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这位当年青春美丽的小妮子是当年大家熟悉的“礼貌小姐”,1985年正式加入电视台,首部作品为《吾爱吾家》。后来在拍完《调色板》后就和观众说“拜拜”,投身保险界。短暂的电视演艺生涯留给观众的就只有她那美丽的回忆。



《调》剧当时在监制蔡萱的带领下,还拉队到泰国曼谷拍摄外景。剧中美丽的异国风光成了该片的一大卖点。当然,李阿哥的荧幕初吻也是在此剧中献出的。阿哥的初吻是给了谁呢?美女黄毓玲是也。



最后依然要谈谈主题歌和插曲。《调》的主题曲《城市节奏》和两首插曲《拥抱彩虹》和《心动》都由台湾歌手徐玮主唱。作曲者为依斯干达,作词人为卡斯。点击下列视频来回顾一下《调色板》里的精彩片断和听听旋律优美的主题曲吧!


2007/12/07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第六章:不同的尝试:《年轻人》、《阳光蜜糖》、《荒原》、

其实在上一章介绍的《雾锁南洋》,是分成上下两部。第一部分的《地久天长》(1-13集)和《狮城拂晓》(14-27集)一共27集,播映期由1984年2月6日至5月7日。而第二部分的《风雨同舟》(1-19集)和《赤道朝阳》(19-26集)一共26集,播映期则从1984年8月6日至10月12日。在这5月初到8月初的这3个月档期之中,则有三部连续剧的播映。他们就分别是:

11/5/84 - 21/5/84:《年轻人》(4集)
25/5/84 - 25/6/84:《阳光蜜糖》(10集)
29/6/84 - 3/8/84 :《荒原》(11集)

今天本章就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三部题材各异的连续剧。它们都是新加坡电视剧萌芽阶段时期的不同尝试,不但给与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为之后更宽广的戏剧种类打开了先河。

《年轻人》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年轻人的故事。此剧中全部起用当时新加坡广播局主办的第5期演员训练班学院担纲演出。在《才华横溢出新秀》和目前泛滥的选星节目之前,演员训练班就是培养演员最扎实的管道和途径。而第5期的演员训练班目前还在新传媒的还有哪位前辈呢?陈天文、洪慧芳、严丙量、叶世品、陈国华、还有梁田。而当时负责“调教”这些演员的导师就包括了本文稍后会提及的夏晓辛(夏川)、利永锡,以及配音顾问毛威老师。




《年轻人》由四个故事组成, 分别为:《三人行》、《南游记》、《奎笼恋歌》和《金缕衣》。四集分别的编剧和编导依序为:刘桂兰和陈志成、李承璋和曾皓文、陈韵红和李国立、康玉兰和曾鹏鲲。全剧由邓润良担任编审,吴乔颐监制。其中有看《新明日报》和《联合晚报》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其中的陈韵红小姐就是现今的报馆娱乐专线记者。


演员方面,《三人行》捧红了三位年轻演员:吴瑰岸,陈秀环和洪国锐。吴瑰岸即吴岱融,上一章以提及,这里不再多谈。其他参与演出的演员还包括了刚才提到的陈天文、洪慧芳。而大家比较熟悉的,或许就是刘秋莲、黄毓玲、叶素梅、杨丽娜、严丙量等。其中还有一位叫做林廷的演员,退出小荧幕后曾经自组电影公司,拍摄了可能没有多少人有印象的《疯狂自由人》,近年来则投身政坛,以反对党参选人的身份在全国大选中竞选。




《阳光蜜糖》则是一部轻惹笑的喜剧,内容主要描述三位年轻职业女性:美容健身院导师杜娟娟;酒店女公关林丽婷和广告公司设计师张玉莲,在事业和感情方面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和生活际遇,以及她们的家庭成员和周遭有关人士的一些事件,穿插交织成一连串轻松有趣的情节。

这三位女主人翁,分别由曾慧芬、向云和陈安娜领衔主演。戴鹏和张锦华饰演陈安娜剧中的父母,顾荣芳和陈濛则是向云戏里的父母。资深老牌艺人白言叔叔,则扮演曾慧芬剧中的爷爷。其余的演员则包括:吴一山、李文海、云昌凑、梁巧珍、陈忠华、周全喜、郑宛玲,以及广播电台界有“唐老鸭”绰号的资深电台播音艺人-郭贤华客串演出色狼角色-孙代表。

幕后英雄方面,《阳》由资深电视人蔡萱监制,江龙策划,黄钰贤编审,黄卓雄、蔡萱、陈志成、曾皓文编导,朱其瑞、苏殷、刘桂兰、姜宁、苏春兴、洪荣狄编剧。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部戏是白言老前辈加盟新加坡广播局的处女作。在加入新广之前,白言可是新加坡艺坛中赫赫有名的终身艺人。30年代随歌舞团南下新加坡,开始了其演艺生涯。60年代,他首创以相声开场,魔术表演结尾的娱乐方式获得了东南亚一带的观众的欢迎。1972年国防部成立文工团,白言叔叔更被受聘成为该团的首任导师。加入新广后的白言叔,之后还谦虚地表示自己是电视圈的新兵,有许多东西还得像圈内人士学习。1996年,他自动退休,为其60年的灿烂演艺生涯划上完美的句点。公司则为了表扬他的贡献,在1996年的红星大奖颁发了最高荣誉的“终生特别成就奖”给他,使他成为了有史以来资历最深的“成就奖得奖人”。




《阳》之后,戏剧组推出了首部悬疑侠义武打奇情民初电视剧集《荒原》。此剧由赵志坚策划编审,陈宇超监制,江龙、潘文杰、张乾文、雷家培、曾鹏鲲、陈宇超编导,赵志坚、姜宁、苏春兴、李承璋、洪荣狄、邓润良编剧。

《荒》的演员阵容则有:陈澍承、黄文永、黄佩如、林明哲、梁丽芬、戴鹏、冯绍楣、宋丽华、柳明、利永锡、林安妮、钟树荣、黄彩云、杨竣贺、洪培兴、郑振星,以及当时还叫夏晓辛的戏剧导师夏川。
这是夏老师加盟新广成为演员训练班戏剧导师的第二部剧。他的首部戏为1984年1月份播出,蔡萱监制的《四日谈》。而另外一位戏剧导师利永锡也参与了《荒》的演出。两位戏骨在戏中飙戏,夏老师饰演反派人物李克,性格狠毒,残无人道,是个武功奇高的黑道杀手。利老师则演出一位性格复杂、心中蕴藏无限沧桑和忏悔之情的江湖汉-倪三泰。最后戏中利老师的倪三泰则是被夏老师的李克给杀掉的。

如果看官留意笔者在本文植入的插图的话,不难发现当时的剧集也相当会搞宣传。《年轻人》由所谓的“认识年轻人”有奖竞赛;《荒原》也有“辨忠奸、分敌我”有奖竞猜游戏。这些游戏竞赛多数由电视广播周刊、新广戏剧处、宣传部联合主办,并获得个别的商家的赞助支持。相信这些画面或许会勾起一些读者的美好回味。就不知道有多少在阅读本文的你们曾经有参与过这些竞赛,甚至得奖!

2007/11/26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第五章:里程碑大作:《雾锁南洋》(地久天长、狮城拂晓、风雨同舟、赤道朝阳)

策划:梁立人
监制:赖水清
故事:梁立人、江龙
顾问:何李廉凤、蔡史君
制作统筹:谢希仑
编审:杨基
编剧:苏春兴、吴德、梁志华、甘惠宝
编导:江龙、邓衍成、胡艺发、曾鹏鲲、陈志成、潘文杰、李国立、张乾文、曾皓文

演员:
《地久天长》
向云 饰 李玉梅
黄文永 饰 何阿水
陈澍承 饰 庄元和
黄佩如 饰 钱天兰
李健汉 饰 何田生
洪培兴 饰 何阿炳
张伟辉 饰 何来发
钱治钢 饰 胡德
邬伟强 饰 钱七(钱家成)
利永锡 饰 庄德兴
戴鹏 饰 董二哥
冯绍梅 饰 陈杏秀(秀姑)
周全喜 饰 妓院老板
云昌凑 饰 阿祥(华人警察)
杨俊贺 饰 陈秘书
张锦华 饰 巧姐
陈濛 饰 月婶(三水婆)
黄彩云 饰 小花
Ruiter as Governor (总督)
Suriaputhuran as Dr Pillay
Chris Ellen as Mr Miles
Jaffer as Solimen
《狮城拂晓》
王玉青 饰 何国瑞
徐琳 饰 庄晓岚
王相钦 饰 何竹生
陈碧凤 饰 刘小佩
陈忠华 饰 刘元龙
何洁 饰 钱玉薇
陈天送 饰 川岛
柳明 饰 高桥
郑振星 饰 小野
钱七妻 饰 陈娟娟

“雾起在南方,雾落在南方,重重迷雾锁南洋。。。”

谈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史,谁都不可以漏掉《雾锁南洋》这部历史性的里程碑大制作。
《雾》的成就可说是有目共睹,令人津津乐道的。今天就让笔者和大家一起回味这部“第一代”大制作。

《雾锁南洋(一)》由《地久天长》和《狮城拂晓》两个部分组成,于1984年2月6日晚上9时30分正式启播。启播前,在2月3日,还播映了一部《雾锁南洋特辑》,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此外,广播局(SBC)还推出了《雾锁南洋电视连续剧特刊》、《雾锁南洋小说》等刊物。这样的声势在当时绝对是轰动的。



《地久天长》打出“双生双旦”的主角模式,第一男女主角“阿水”黄文永和“阿梅”向云从此成了新加坡第一代的“阿哥”和“阿姐”, 红足25年。第二男女主角陈澍承和黄佩如则“一吻定情”、“假戏真做”,后来真的在戏外结为夫妻。那一吻,还堪称本地电视剧史上第一个“接吻镜头”。






花尽心思的街景设计、气势磅礴的拍摄说法、绞尽脑汁的剧本创作、配合众多演员的精湛演出,使到本地电视剧进入另一个阶段。一个能够与香港、台湾电视剧“有得比”的阶段。洪培兴吸大烟的情景、利永锡临死前的那一幕、邬伟强大宅被烧时一无所有的落魄、钱治钢的坏到入骨、云昌凑的欺善怕恶,以及饰演Mr. Miles的洋人演员那欺负人的“殖民地压迫”象征,一部绝佳的大制作就这样诞生了。



《狮城拂晓》则是第一部份剧中人物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时间也从殖民地时期发展到抗日及日治时期。战争的恐怖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老戏骨陈澍承更是将剧中饰演的庄元和的那股抗日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一幕他又愤怒无奈地将一碗红颜料倒印在白布上做成日本国旗,那个镜头我到今天还是印象深刻。13年后,在1997年的《和平的代价》中,陈大哥饰演的真实先驱人物陈嘉庚,一幕在华侨中学前紧握拐杖怒斥日本人的情景,和在《雾》的那一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狮》中的三位年轻貌美的女主角现在都已经在电视荧幕上消失了。陈碧凤好像从商开了间水晶店,还有在马场报马。他的老公张龙敏这还在电视台当编导。何洁是SBC当时的首位签约女艺人,现在好像在中国定居。至于徐琳,笔者则不太清楚她的近况。





《雾锁南洋》在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之后,立刻开拍了《雾锁南洋续集》。配合庆祝建国25周年,分成《风雨同舟》和《赤道朝阳》两个部份的《雾锁南洋续集》在1984年8月6日国庆日前三天正式启播。所谓的建国25周年,是以19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为准。1959 年到1984年,正好25年。

故事/策划:梁立人
监制:区玉盛
顾问:黄溢华、蔡淑卿
策划:谢于对、朱亮亮、张健美、郑亚本
资料搜集:文树森
编审:林零
编剧:苏殷、甘惠宝、梁志华、朱其瑞
编导:李国立、曾皓文、陈志成、马家骏、张乾文、雷家培、李健武
演员:
徐琳 饰 庄晓岚
李文海 饰 梁正杰
梁日青 饰 杨肇声
李茵珠 饰 苏少英
钱治钢 饰 甘大枝
陈娟娟 饰 赵玉娥
云昌凑 饰 赖伙山
张锦华 饰 陈阿善
陈澍承 饰 周勇成
柯莎菲 饰 屠瑞芬
顾荣芳 饰 罗木胜
梁巧贞 饰 罗妻
苏春兴 饰 张文标
阮瑞国 饰 陈伟业
黄彩云 饰 李芳
陈濛 饰 桃姐






黄德成 饰 杨秉仁(童年)
黄文永 饰 杨秉仁(成年)
陈剑锋 饰 杨秉忠(童年)
吴瑰岸 饰 杨秉忠(成年)
柳俊泓 饰 杨秉棠(童年)
吴仕章 饰 杨秉棠(成年)
柯贵民 饰 甘宝石(童年)
陈天送 饰 甘宝石(成年)
郑家骏 饰 甘宝龙(童年)
陈天文 饰 甘宝龙(成年)
陈思伶 饰 甘宝珠(童年)
黄毓玲 饰 甘宝珠(成年)
谢韵仪 饰 赖洁如(童年)
黎惠燕 饰 赖洁如(成年)
黄燕宾 饰 梁安宁(童年)
向云 饰 梁安宁(成年)
刘秋莲 饰 陈莉莉
蔡平开 饰 莉莉母
杨福利 饰 莉莉父
邬伟强 饰 经理
周全喜 饰 老赵
陈秀环 饰 黄慧中
王玉青 饰 何国瑞




在此先注明上述演员表中的一些事项。饰演杨肇声的演员梁日青,就是目前还在新传媒的资深艺人梁田。梁田叔是目前新传媒艺人当中年龄最大的男艺人,时常也会在958城市频道中播报客语新闻。剧中饰演成年版杨秉忠的演员吴瑰岸,在当时是新加坡电视台的当红小生。他也就是后来和梁朝伟一起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演出《绝代双骄》,在剧中扮演花无缺的吴岱融。而剧中扮演童年版的赖洁如的小演员,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大演员”谢韵仪。至于扮演童年版甘宝石的另一位童星柯贵民,我们在第二章就已经介绍过了。忘记或没留意的,可去阅读第二章“儿童剧时代”。
《风雨同舟》从日治时期结束,英军回返新加坡那个时期说起,通过剧中人物的故事带出了新加坡五六十年代建国时期所经历过的种种过程。福利巴士大罢工、共产党问题、学生示威、居者有其屋计划、政治发展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一一重现在观众眼前。在剧中,你可以看到已经是属于历史文物的倒粪车,五十年代的救火车,还有所谓的福利巴士车。剧中有两个人物是从首集的《雾》延续下来的。那就是徐琳饰演的庄晓岚(澍承佩如的孩子),以及王玉青饰演的何国瑞(文永和向云的孩子)。至于《赤道朝阳》,则从英军撤退那个时期说起,讲的是七八十年代的新加坡,牵涉到的课题包括国民服役,经济政策等。

此剧中令笔者影像最深的,其实是由资深演技派老戏骨钱治钢所扮演的甘大枝。钱老将这位贪小便宜的杂货店老板,一位普通的小市民的演绎得入木三分,演技发挥得恰到好处。这个和他在首部《雾锁南洋》中心狠手辣的管工胡德的角色是迥然不同的。但钱老演来收放自如,浑身是戏。这位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戏的“重量级”演员肯定是笔者非常欣赏的一位老艺人。
笔者每次要上载录像时都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幸好YouTube网站中也有相关录像,笔者就在这里列出其连接,有兴趣的朋友就点击到那里去观看吧!
《地久天长》
《狮城拂晓》
《风雨同舟》
《赤道朝阳》

2007/11/18

《戏剧情牵二十五》特别企划


第四章:最初的开始:《新兵小传》、《小飞鱼》、《狮城勇探》


一集的单元剧,似乎无法满足观众的所谓“追看”的要求。于是所谓的“中篇电视连续剧”诞生了。打头阵的,便是本地首部以国民服役军人为题材的剧集--《新兵小传》。



《新兵小传》是一部6集的连续剧,于1983年 3月 4日首播,由吴乔颐监制,编剧/编审为何开荣、郑亚本(本地著名诗人,笔名杜红,也是此剧主题曲的作词人)、麦石麟三人负责。编导的工作则由吴乔颐、黄卓雄、曾鹏鲲与陈宇超担任。

主要演员包括:
王玉青 饰 陈国强
林春泰 饰 黄云龙
洪培兴 饰 叶来发
何其糖 饰 符致光
吴士章 饰 梁静泉
潘家才 饰 刘木森
黄昭耀 饰 管家宝
翁诗专 饰 李文杰
黄文永 饰 郭正豪
高琼立 饰 杨新民
郭伟业 饰 周伟忠
戴荣基 饰 罗金顺
刘世荣 饰 郑国才
王圣贺 饰 王圣贺




其中,像潘家才、翁诗专、郭伟业、高琼立、王圣贺等演员其实当时都是在服役的军人。这里要套用此节目制作计划人冯仲汉的话:“用兵演兵,最像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brm-cJFwIk&feature=related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还是属于国防部中尉的梁志强(现在的大导演梁智强)好像是国防部派出讨论制作策划的代表之一。(另外的代表包括剧中演回中尉角色的郭伟业,以及也有客串演出的何越南上士长)

至于每集故事中的客串演员更是星光熠熠:
第一集有:张炜(张为)、李茵珠、罗爱恬、黄玉芳以及后来大红大紫的演技派演员曾慧芬
第二集有:后来嫁给陈澍承的黄佩如、周全喜、蓝钦然、黄爱贞
第三集有:许莹英、徐琳、以及之前提到国防部的上士长何越南也客串饰演王玉青父亲的角色
第四集有:陈天送、张锦华、以及小童星吴少玲
第五集有:当时新广首位签约的女艺人何洁、郑振星、陈安娜、李文海、林丽云
第六集有:宋丽华、柯莎菲、以及本地第一代阿姐向云

《新》剧带红了众“阿兵哥”,其中戏里角色讨好的王玉青更在此之后,以第一男主角的身份,连同当时的红歌星邓妙华,一同打造了“本地第一部青春电视连续剧”,即本地首部偶像剧-《小飞鱼》。两人当时都只有22岁。

《小》于1983年8月12日,配合新加坡国庆日推出播映。来自香港的资深电视人梁立人正式担任SBC戏剧处长,区玉盛则首次在新监制中篇连续剧(之前所监制的都是单元剧)。这部以游泳运动为题材的连续剧的幕后团队,结合了新港两地的精英。编导包括:来自香港的曾皓文、潘文杰、陈志成;以及新加坡本地的黄卓雄和胡艺发。编审是来自香港的赵志坚。编剧则有来自香港的姜宁、朱其瑞、何开荣、邓润良、梁志华;以及本地的苏殷和苏春兴。



台前的演员阵容也相当吸引人。最大的卖点,除了有当红歌星邓妙华之外,还有“亚洲飞鱼”洪秉祥的父亲洪德美演出业余游泳教练一角。(洪秉祥则在拍摄过程中给予主角们专业的指导)其他的演员则包括陈碧凤、朱秀凤、王相钦、周全喜、王秀云、曾慧芬、吴一山、陈濛、李健汉、洪秉伟(洪秉祥的弟弟),以及利永锡(李连杰的岳父,利智的父亲)。




剧中的主题曲和插曲都由女主角邓妙华主唱。这也是本地电视史上首部有女主角主唱主题曲的电视剧。〈如何对你说〉、〈泪雨后的彩虹〉:这两首歌当年可谓红极一时。当时发行的卡带在电视剧播出之后,立刻成为抢手货。王玉青也人气暴涨,跃升为本地第一位电视偶像红星。


25年后的今天,男女主角都还有在电视上曝光。但他们的出现确实提醒了我们:岁月不留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RgtNxAICqs&feature=related
























继青春剧《小飞鱼》之后,广播局在戏剧处长梁立人和戏剧总监冯仲汉的带领下,获得了新加坡警察公关首长欧阳荣华的鼎力协助,开拍了另一部13集的警匪剧《狮城勇探》。这部在1983年10月7日首播的电视剧由吴乔颐监制,赵志坚编审,曾鹏鲲、黄卓雄、张乾文、潘文杰、曾皓文、李国立、陈志成编导,赵志坚、姜宁、邓润良、何开荣、麦石麟、吴德编剧。当时的警察总监吴永丰和罪案调查局局长陈英木也都同样给予大力的支持。



13集的《狮》由13个警匪故事组成。故事的骨干来源自警方所提供的犯罪档案。档案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商业罪案、谋财害命、奸杀、抢劫等。笔者印象中的故事包括了:“星雨”、“天仙局”、“梦断长堤”、“虎山行”、“星夜”、“情谜”、“洛之城堡”、“好马回头”等。全剧“真刀真枪”上阵,气氛紧张,剧情逼真。剧中的角色和拍摄场地的挑选都相当严格。

剧中由八个警探角色贯穿全剧。这八位“狮城勇探”就包括了1。黄文永 2。林丽云 3。戴鹏 4。郑振星 5。吴一山 6。陈忠华 7。柳明 8。吴仕章。其他参与演出的演员则还有如李茵珠、张锦华、叶世品、冯绍楣、李健汉、徐琳、陈安娜等。此剧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由当时《斗歌竞艺》的冠军歌手岳雷主唱,分别由杜红(剧本咨询顾问郑亚本)和梁立人填词,黄仁清作曲.